当前位置: 部门主页 >> 安全文化 >> 正文

安全文化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时间:2024-01-26   浏览数:次   来源:  

事故简介:

20181226日,北京某大学学生实验室,3名学生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事发科研项目负责老师李某生、事发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张某被追究刑事责任。包括学校书记、校长在内的12相关安全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发生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在使用搅拌机对镁粉和磷酸搅拌、反应过程中,料斗内产生的氢气被搅拌机转轴处金属摩擦、碰撞产生的火花点燃爆炸,继而引发镁粉粉尘云爆炸,爆炸引起周边镁粉和其他可燃物燃烧,造成现场3名学生烧死。

间接原因:

李某生违规开展试验、冒险作业,违规购买、违法储存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反思:

①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实验室安全巡视及落实校内实验室安全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应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现分级分类管理,加大实验室基础建设投入,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②健全学校科研项目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建立完备的科研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对科研项目涉及的安全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核;

③学校/学院因加强实验室安全负责人的管理培训,以及及时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对实验室存放的危险化学品底数的清查与上报,集中统一的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平台,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购买、运输、储存、使用管理;严控校内运输环节,坚决杜绝不具备资质的危险品运输车辆进入校园以及建立符合国家及地区安全要求的危险品储存场所;

④对事发科研项目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健全学校科研项目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建立完备的科研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对科研项目涉及的安全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核。

事故现场图片:


江苏某大学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简介:

20154510时左右,刘某到江苏省某大学化工学院实验室做实验。1030分左右,向某来到实验室,在刘某南边的实验台做甲烷混合气体(甲烷2%)催化剂活性实验。1140分左右,宋某也来到了实验室,在靠南边窗口位置的桌子上网找资料。这时,向某的实验做完,坐到宋某斜对面整理资料。1230分左右,汪某和江某来到实验室。他们两人到向某做实验的实验台开始做甲烷混合气体(43日自制甲烷混合气体)燃烧实验。1240分左右,一声尖锐的响声之后,甲烷混合气体实验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向某、宋某、刘某三名轻伤,汪某、江某二名重伤,其中汪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发生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事发实验室进行纳米催化元件的制备试验,试验采用的是私自充装的甲烷混合气体钢瓶,其中气瓶内甲烷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范围。试验中开启气瓶阀门时,气流快速流出引起的摩擦热能或静电,导致瓶内气体反应发生爆炸。

间接原因:

违规配置试验用气;对甲烷混合气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爆炸气瓶属超期服役;实验室不具备必要的安全条件;对有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反思

①应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特别是对从事危险性较高的试验项目以及使用危险设备、仪器或设施的安全管控。对易燃易爆气体要加强统一管理;

②必须加强对所使用的气瓶的安全检查。禁止私自配置瓶装气体,不使用超过检验期和报废期的气瓶,不使用瓶内介质与标识不符的气瓶,不使用来源不明的气瓶。实验室的设置和气瓶存放管理必须得到妥善处理,加大检查力度,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③必须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法规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加强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事故现场图片:


安徽某大学硫化氢泄漏事故

事故简介:

20151016日下午,安徽某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工实践创新基地里,两位研究生在实验室进行安全整改的时候,移动硫化氢钢瓶时不慎发生泄漏。气体泄漏后很快发出难闻的气温,两位研究生闻到异味后马上做了碱液中和处理,离开现场并报告导师。他们的导师随即赶到,戴着防毒面具进入实验室内处理现场。但是在处理过程中,一位老师出现中毒眩晕而摔倒。现场人员迅速从楼内撤出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将昏倒的老师送医检查。

发生事故的原因:

两名研究生在落实实验室安全整改时,移动硫化氢钢瓶时发生泄漏。

反思:

①要充分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学校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切实提高行动力;

②加强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高危风险实验室要配备专职安全人员;

③专人专事处理,对于危险性药品的转移运输应该交由专业的人员处理;

 

事故现场图片:


上海某高校化学实验室

事故简介:

2017327日傍晚,上海某高校化学西楼一实验室发生烟雾报警,同时楼内疑似发出轻微爆炸声。安保人员和院系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现一学生在实验中手部受伤,随后立即将其送医院治疗,学生无生命危险。

发生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据悉,该学生在实验中处理一个约100毫升的反应釜过程中,反应釜发生爆炸,导致左手大面积创伤,右臂贯穿伤。

间接原因:

合成反应温度一般都比较高,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操作失误或仪器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爆炸)。

反思:

①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实验室安全巡视及落实校内实验室安全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应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现分级分类管理,加大实验室基础建设投入,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②健全学校科研项目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建立完备的科研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对科研项目涉及的安全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核。

事故现场图片:

 


南方某高校材料实验室

事故简介:

2021 10 24 15 52 分,某高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实验室发生爆燃,引发火情。当地消防救援站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及时扑灭明火。学校第一时间将 11 名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其中 2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发生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他们在做化学实验,因为发生了轻微的碰撞,产生了火花,而产生了爆炸。

间接原因:

实验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冒险实验,违规购买化学物品造成的。

反思:

①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参加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工作;从事特种设备作业和特种作业,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专业资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实验室人员应认真遵守学校、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②一些规定诸如危险物质专人负责;严格核实用量、实验后回收并统一处理;易制爆化学品要两人同时管理;仪器必须定期检查、保养、检修等;

③对科研项目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健全学校科研项目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建立完备的科研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对科研项目涉及的安全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核。

事故现场图片:

 

 

上一条: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内蒙古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分课堂)

下一条:电视专题片|《生命重于泰山》